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OB视讯当代珠宝大师陈世英:用最接近永恒的物质 捕捉永恒之光

    发布时间:2024-11-21 15:55:32    |     次浏览

  OB视讯说起“珠宝”,往往需要用到稀有贵重的宝石材料,因此大众印象里这个词总是与“金银财宝”“珠光宝气”等富贵逼人的标签联想到一起。但如果你看过出自陈世英之手的珠宝作品,便会惊叹它们拥有让你瞬间忘掉宝石本身价值的“魔力”,满心唯余对其奇思妙想的设计和极致工艺的赞叹。

  近日,“千年万念: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幕,本次展览也是中国当代珠宝大师陈世英全球规模最大的个人艺术展。作为上海博物馆“拾慧古今”现当代艺术大师系列的首展,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及丹麦皇室珠宝策展人Nina Hald共同策展,展出了《世英切割》《化蝶》《飞天》《赫拉女神》《悟禅知翠》以及《王者归来》等200多件珠宝精品,横跨陈世英从事创作的50余年人生经历。

  陈世英身上有着许多的荣誉标签:21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当代珠宝艺术家之一,史上首位获邀参展巴黎古董双年展、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伦敦大师艺博会的中国珠宝艺术家,首位获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华人珠宝艺术家……远的不提,就在2022年的上海进博会期间,由陈世英创作的价值高达4.5亿元的胸针及雕塑作品《悟禅知翠》,在当时刷新了进博会史上最贵单品的纪录。尽管曾在世界各地参展无数,但本次“千年万念”的展览对现年已近古稀的陈世英来说,依然意义非凡。

  “展览的筹备过程,超过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如果真的要屈指细算,我是一刀一刻,雕琢了50年。半个世纪,我的大半生,仿佛都是为了今天尘埃落定、掀起序幕的这一刻做准备。”陈世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自己的创作历程之中,他不只是在创作一件件的作品,也是在反覆地探索自身人生的意义,探索内心深处的声音。他说:“这些声音,是一束束引领我走向艺术殿堂的光芒,就算是在生命中最黯然的日子里面,也长明不灭。”他还提到,过去几十年来,曾在欧美举行过大大小小的个展,但这次是在祖国办展,而且拥有横跨100日的展期,让他感到别具意义。“无论取得了什么成就,我都记住,我一直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我们的祖国,还有人类的历史,一同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微小的辉煌时刻。”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Nina Hald不仅是丹麦皇家珠宝策展人,也是珠宝领域资深的专业人士,自200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珠宝艺术的写作,至今出版了25部著作。Nina Hald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策划展览的“幕后”团队的一员,她对陈世英的创造力、勤奋、高产和远见感到深深的敬佩。而由于本次展览规模庞大,作品数量和种类繁多,尺寸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决定根据主题和颜色系统地安排不同的展品。“所有带有花卉图案和花朵特征的珠宝被归为一个部分,所有蝴蝶和蜻蜓被归为另一个部分,依此类推。展览按图案及其关联性进行排列,回溯了陈世英大师半个世纪以来的创作历程和成就。”

  整体展览分为了“雕刻与载体”“混沌与魔法”与“智慧与力量”三个主题呈现,每个主题都代表了通向更高境界的工艺、创造力和意识的探索之路。展陈空间也运用不同的色彩和雕塑艺术为过渡手法,基于暗空间为主,结合蓝、红、紫三种不同的色彩语言,以诠释三个展区的参观情感和展品背后的雕刻艺术,同时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观展环境,使观众在欣赏珠宝雕刻艺术的同时,亦能感受到当代艺术带来的愉悦。

  而当被问及从事珠宝行业多年来,在她眼中什么样的珠宝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美感时,Nina表示:“简短的回答是能‘感动我们的珠宝’,因为感动人们的珠宝创作往往可以流传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而对于某些作品来说,出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们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曾被名人和/或皇室佩戴过,或者可能是因为它们在重要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答案可能是‘激发我们想象力和情感的珠宝’,这样的创作将永远存在。陈世英大师的作品美轮美奂,工艺精湛,涵盖了这里提到的每个类别——他的作品感动了我们,它们被名人和皇室佩戴,这些作品成为人们自己叙事的一部分,它们可以激发起我们的想象力和情感,而且因为他非常善于利用原型意象,让今天观众也能从中找到当代的‘诠释’,这样的作品就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陈世英的艺术生涯始于1973年,当时的他以宝石雕刻学徒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他说:“1973年,我在16岁的年纪,遇到人生第一块石头。那一块孔雀石,如同一个魔力的引子,将我引入了色彩、质感、结晶变化的世界。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对‘创造’这个过程,产生了无限的热爱与追求。”本次展览中的首件作品《时间之眼》,就是邀请观众放下凡尘俗务,透过陈世英的创意视角,体验珠宝艺术的世界。

  而要把握陈世英从第一块石头走向更广阔的艺术珠宝创作世界,实际上离不开几个关键词,同时也是他所拥有的多项发明专利:以他名字命名的“世英切割”、让翡翠更显碧绿的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钛金属在珠宝中的应用,以及比钢还要坚硬五倍的“世英陶瓷”。

  上文提到的那件《悟禅知翠》,实际上源于陈世英16岁学徒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玉蝉。最终经过40年的修行,他才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这件作品。这件作品中的蝉抱着一颗帝王翡翠,背面镶嵌温润的紫罗兰翠玉,展现了陈世英的翡翠切割润光专利技术,而蝉所站立的竹叶上还有商代铜器上丝缕分明的“蝉纹”。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丰收、高洁和重生,而“蝉”与“禅”同音,则是表达了在陈世英眼中世间尘俗事需经过智慧沉淀。翡翠象征君子之风,蝉抱之爱之,表示着对君子境界的追求。

  不断精进,是这半个世纪创作中他对自己的要求。在陈世英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十年,他决心用宝石捕捉光的美妙,这也促成了他在1987年发明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世英切割”技术。这种技术是在一整块天然宝石的背面雕刻出一个女神的头像,再从正面折射出五个头,以创造出一种集内雕、阴雕以及宝石切割于一体的幻象雕刻法。本次展览的作品《春日女神》便是这一技术的范例,这需要艺术家充分利用逆向思维、精准的计算和高超细致的雕刻工艺,才能在一块不过两个指节大小的宝石中,将光影和人物形态完美结合。

  设计的脑洞催促着陈世英试水材料的创新,新的材料又支撑着他做出更惊艳的作品。陈世英成名于宝石,却从不囿于宝石。他善于借鉴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知识,通过实验和创新解决创作中的挑战,使作品更具深度。他特别钟爱钛金属OB视讯,这种被称为“太空金属”的材料,因其轻盈、坚固、多彩以及与人体的高度亲和性,成为了他表达艺术理念的理想媒介。例如,作品《蝴蝶星云》运用了钛金属结合微雕祥云纹路,镶嵌闪钻和彩色宝石,呈现出宇宙的壮丽与神秘;作品《化蝶》捕捉蝴蝶美好的色彩,利用水晶高折射的特质,配以各种宝石和贵金属,使其在自然光下展现出独一无二的璀璨光芒,美态足以媲美真实的蝴蝶。

  除了名贵的宝石、金属等原材料之外,就连陶瓷这种日常的物料也在陈世英的视野之内。普通的瓷器往往脆弱易伤,因此陈世英用了七年的时间来改变这种物料的密度、坚硬度,重新将它解构再建构,就像“重新排列它的基因一样”。做到形态改变,本质不变,才诞生了这种“能够与宝石对话的色彩、能够与宝石互动的质感,可以让光在它身上游走”的“世英陶瓷”。比如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平行时空》耳环和《四季之诗》戒指,就都用到了这种特殊的陶瓷。

  翻看小红书上观展后的观众的反馈,不少人都觉得这次展览给他们留下了“怎一句震撼了得”“排队人超多”“感受到了手机拍照的无力感”的印象。不少幸运的观众还在展览现场偶遇到了陈世英大师分享讲解自己的作品,并跟他匆匆留下了“追星成功”的合影。尽管他手中创造过琳琅满目的珠宝世界,照片中的陈世英总是保持一身简朴的黑,与他苍白的胡子互相映衬。

  尽管生活中的他如此朴素,但在艺术上的追求却从未止步。近年来,陈世英在视觉艺术、雕塑、装置领域方面也取得了为人所知的成就。今年4月,在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对外展出之际,他在威尼斯当地举办了个展“超越”。此前,他分别在2021年、2022年也在威尼斯举办过个展,通过这“三部曲”展现了自己多年来对于雕塑和装置艺术的探索。

  在采访的最后,当被问及设计珠宝与创作艺术品有什么异同时,他对记者表示:“对我来说,艺术就是艺术,无论是珠宝还是雕塑,都是我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创造艺术的方式,二者并无本质区别。更大的区别也许在于从微观到宏观的转换,以及在这两者之间的不断穿梭往来。然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小皆无限。无论我是在创作大型雕塑,还是专注于珠宝的微观细节,我的目标都是通过那些我认为最接近永恒的物质,捕捉一抹永恒之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贵州13岁男孩上学途中失踪多日,桥边发现书包校服,父亲: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背书

  从痛骂微软“营销婊”,到与昔日伙伴决裂:马斯克与OpenAI的“爱恨情仇”

  1.25mm极窄边框!努比亚Z70 Ultra搭载1.5K真全面无孔屏

  看齐小米15!REDMI K80首次采用顶部无孔设计:祖传红外藏在后摄里

  OPPO Reno 13系列首发2K级高清实况照片,每一帧都是封面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