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OB视讯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天然钻石与培育可以和平共处

    发布时间:2024-11-21 15:54:21    |     次浏览

  OB视讯9月中旬,天然钻石协会(Natural Diamond Council)与上海钻石交易所共同举办了天然钻石俱乐部发布会。天然钻石协会邀请上海钻石交易所,携手成为中国天然钻石推广计划的发起者和领导者。这一战略定位标志着上海钻石交易所作为全国天然钻石行业中的重要角色,将引领并推动中国市场的天然钻石推广和消费者教育。同时,天然钻石协会与上海钻石交易所正式建立官方战略合作关系,在未来将共同打造一系列全方位的数字化内综合性线上线下传播项目,推广天然钻石的独特价值。

  上海钻石交易所是经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于2000年10月成立的国家级要素市场, 是中国大陆唯一的钻石进出易平台。上海钻石交易所按照国际通行的钻石交易规则运行,为中外钻石交易商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安全并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交易场所。

  现任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先生是上海钻石交易所的创始人之一,在其带领下OB视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钻石交易所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进口平台,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二大钻石市场,在推动和促进中国珠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完善中国钻石产业链的进程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强总裁在《中国钻石-2023年鉴》中坦言:2023年对中国钻石市场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相比2021年的钻石进口额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的钻石进口额出现大幅下滑。钻石珠宝零售市场也同样面临着超预期的销售压力。剧烈的市场变化和反差给所有钻石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了严峻考验。

  “我们行业目前面临重大挑战,暴露出我们在消费者培育和市场基础建设方面抵抗风险和冲击的能力不足。老百姓对天然钻石认知的误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行业销售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林强总裁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上海钻石交易所和天然钻石协会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推广活动,向大众消费者传递有关天然钻石的真实信息,讲述清晰明确的概念,不断培育年轻消费者,构建更加牢固的市场发展根基。”

  近年来培育钻石随着生产技术成熟及产能提高,价格迅速下降,市场普及度逐渐提高。在国内市场,虽然培育钻石尚未建立明确的产品定位,知名品牌较少,市场份额较低,但已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并频繁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对此,林强总裁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将逐渐成为两个明确区分的市场,拥有各自的消费群体,形成非竞争关系的良性互动发展。

  南方都市报:这次上海钻石交易所与天然钻石协会的合作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展开合作?当前合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林强:这次合作的底层逻辑是,中国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使得广大的老百姓有能力消费天然钻石,而恰恰中国本身又不产天然钻石,但钻石本身的商品特点,使得钻石贸易的利润很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过非法渠道进入的钻石商品非常多。为此,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即引入合法的交易所,大幅度降低了进口钻石的贸易环境,让这个行业在近 20 多年得到健康发展,交易所起到了促进天然钻石交易健康发展的作用。而上海钻石交易所和天然钻石协会的合作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推广活动。实际上,在签署这个合作协作之前,两个机构已经展开了很长时间的合作。这次签约是确认双方的正式合作关系。

  近两年天然钻石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遇到诸多的挑战。观念上来说,表现为老百姓对天然钻石的认知有误差。

  比如说在接收渠道上,如今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接受的信息太过丰富繁杂,以至于在认知上产生困惑。在有疑问的情况下,对消费者来说,就自然不会消费,或者减少消费,认知误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行业销售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比如说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的区分,它们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产品。培育钻石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性质上来说它是一个工业产品,工业产品是追求效率的,效率越高成本越低,于是培育钻石的价格自然远远低于天然钻石。

  上海钻石交易所和天然钻石协会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推广活动,让大众对钻石、特别是天然钻石的特质、价值和背后的人文情感、历史传承有一个更全面更正确的了解。

  天然钻石是大自然的礼物,培育钻石是科技工业发展进步的产物,各有优势。做得好可以互相补充,做得不好,引起消费者认知误差,对双方的发展都不利。所以我们要讲好两边的内容,讲清楚两边的故事,通过知识传播告知消费者,从而来竖立消费者的信心。

  天然钻石价格下跌也是事实。全球天然钻石贸易有几百年的历史。如果把这几年的跌价放到历史中看,也就是一个商品正常的价格波动而已。这两年价格波动对行业来说是挑战,但也并不是特别需要大惊小怪的事情,并不可怕。作为行业机构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从业者可以反思,认真思考未来发展的问题。对于天然钻石的未来价格走势,长期来看,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以及公众对天然钻石稀有性和文化价值认知的提高,价格有望趋于稳定并呈上升态势。

  南方都市报:确实,如您所说,人造钻石即培育钻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上海钻石交易所针对这个现状有什么规划,如何继续挖掘天然钻石在中国市场的潜能?

  林强:首先上海钻石交易所不排斥人工培育钻石,我们的会员里面有专门从事人工培育钻石的企业。我们需要的是杜绝混淆,尤其是在零售层面,如果将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混合推广销售,这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也是对钻石产业一个很大的打击。

  许多消费品也经历过两种形态的竞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是从早期冲突到后来的和平相处。好比大家早年经历过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冲突,再说远一点,石英表对机械表的挑战,现在天然珍珠和机械手表仍然保有高昂的价格。所以前期冲突在所难免,作为专业平台,将冲突的时间缩短,就是最好的事情。

  现在市场上有超过40种仪器可以快速辨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保证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不同,两者相互补充,消费者可以各取所需,都有发展空间,如此对于行业来说是真正有利的事情。

  过去较长时间内,国内存在着对钻石价值的误读,部分商家过度宣传钻石的“保值”属性,或在销售时进行回购承诺,令许多消费者误以为钻石存在保值增值的功能,进而放大消费群体对天然钻石价格的敏感性,产生“钻石骗局”的抵触情绪。当下是重塑商家及消费者关于钻石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窗口,推动钻石回归商业本质,林强总裁认为首要任务是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南方都市报: 上海钻石交易所与天然钻石协会对于天然钻石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营销将有什么计划、展望和目标?近期将有什么合作策划或项目?

  林强:作为专业机构,上海钻石交易所和天然钻石协会均不涉及到具体的钻石销售,对消费者来说,是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我们都是行业组织,树立行业的透明度、专业性、权威性,推动与促进行业发展,既是责任,也是必然。

  我们的目标就是真正解决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点,正本清源。近两年天然钻石是一个敏感话题,“天然钻石跌价了”“天然钻石是骗局”这些观点被许多自媒体发酵,还有说“培育钻石完全替代了天然钻石”,可以有不同声音,但不能过于偏颇,对吧?

  目前合作项目都已经在推动了,我们的任务是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2024天然钻石中国市场推广计划——“一克拉时刻(A Moment Worth a Carat)”就是第一个项目,围绕 “用珍稀的钻石换取珍贵的故事”主题的活动征集已经展开。这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直接链接消费者非常接地气的活动,邀请著名演员/导演黄渤,征集消费者与天然钻石相关的珍稀故事,以微电影的方式最终呈现,我们选择了国内几个大型零售商,用他们的销售渠道、营销渠道推广传播。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系列专业动作,也要适应数字时代的传播特性,覆盖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共同推动活动的发布。通过线上内容传播、社交媒体推广以及线验活动,将天然钻石背后的故事和其独特魅力展示给更多人。第一个项目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过程中观察市场的反馈,及时调整。后续项目也会循序渐进的开展。通过这些互动体验,我们不仅希望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更希望激发他们对天然钻石的情感共鸣和喜爱。

  南方都市报:8月1日由上海钻石交易所出品的六集纪录片《钻石中国》在央视频官方平台正式发布,上海钻石交易所拍摄这个纪录片的目的是什么?

  林强:六集纪录片《钻石中国》拍摄的目的为了促进天然钻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消费者对天然钻石资源稀缺性和人文历史价值的认知。但不仅仅是这样。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个纪录片充分体现了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它既是成果展示也是科普教育。

  中国的钻石产业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还很年轻。几十年前,我们在国际上这个领域不要说话语权,连露面的机会也没有,被人家直接忽视。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全球钻石消费的第二大市场,得到了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的充分重视。然而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了解还很不足,对天然钻石的推广要与时俱进,不只是通过我们这两个机构,我们会让更多组织,企业参与进来,邀请专家从各个角度,通过不同渠道来全面的解释,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南方都市报:大湾区在中国天然钻石产业中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粤港澳在天然钻石市场布局和开拓方面有什么新的举动?

  林强:上海钻石交易所提出的口号是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大湾区是中国珠宝首饰加工最重要的基地。钻石需要通过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能阻碍大湾区珠宝首饰市场的发展。只能助力,不能阻碍。这么多年我们通过许多办法,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合法模式辐射到大湾区的产业基地,为此上海钻石交易所与大湾区有密切的交流合作。

  2023年上海钻石交易所在深圳成立深圳运营服务平台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大湾区钻石产业发展。去年10月,SDE上海钻石交易所和其深圳运营服务平台联合举办第一届“深圳钻石看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三十多家企业参加。上海钻石交易所与澳门·中国钻石与宝石交易所是战略合作伙伴,澳钻所全权委托上海钻石交易所进行专业管理。香港钻石总会未来也将对天然钻石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继续深化对香港珠宝零售前线员工进行的天然钻石知识与销售策略专业培训,以此赋能行业发展,传递天然钻石天然、珍稀、守护的魅力与内涵。

  根据《2021年中国钻石饰品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千禧一代是全球钻石珠宝消费的主力,该群体在国内贡献钻石珠宝零售份额的78%;而据《Z世代首饰白皮书》披露,Z世代为时尚消费贡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也最舍得为珠宝首饰消费。而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会推动珠宝产品设计、销售规模的升级和革新。可以说,把握年轻人,即把握天然钻石的下一个十年。

  南方都市报:天然钻石产业在全球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那么天然钻石发展至今,在审美与工业面有什么变化与趋势?天然钻石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消费?

  林强:钻石是舶来品,国内的钻石产业也是这几十年才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在拍《钻石中国》纪录片的时候发现一枚东晋时期的钻石戒指,证明天然钻石在中国已有很长的消费历史。古时钻石名为金刚石,在不少古典史籍中可以看到对金刚石的记载,它是最坚硬也最珍贵的宝石。对稀缺的、美好的物品的追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相当高的关联度。

  上海钻石交易所一直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任何消费不能脱离自己的能力。天然钻石有核定的评定标准,是帮助行业更科学精确的分级,但天然钻石都是大自然的礼物,并不是越贵的就越好。

  大家留意到现在许多国内钻石首饰包含中国风的元素,消费者也追求国潮设计,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这里面还包括个性消费悦己消费,珠宝首饰更讲究个性化。年轻一代消费趋势更追求个性化,这也是对钻石从业人员一个非常好的提醒,过去首饰同质化设计太多了,但现在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

  南方都市报:现在许多年轻人将目光投向黄金,在黄金与钻石的消费习惯上,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有什么不同?面向新生代消费群体有何推广策略?

  林强:在消费习惯上,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存在一些差异。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将黄金视为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同时在购买钻石时也追求情感和文化寓意。而国外市场则更加重视钻石的象征意义和个性化需求。和欧美成熟市场相比,目前中国天然钻石的消费占珠宝首饰总消费的比例还很低,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天然钻石需要强调其独特的情感价值、创新设计,并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来增强品牌吸引力。

  针对新生代消费者,上海钻石交易所的推广策略将着重于数字化体验和跨界合作。例如,通过“一克拉时刻”这样的活动,邀请知名演员/导演黄渤,征集消费者与天然钻石的珍稀故事,并通过影片形式呈现,激发更多人对天然钻石的热爱。同时,上海钻石交易所也将与天然钻石协会合作,通过“天然、珍稀、守护”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在社交媒体上引导年轻消费者重新认识天然钻石的独特魅力,提升天然钻石的声誉,激发他们的消费兴趣和信心。

  南方都市报:从新质生产力角度来看,数字化、人工智能、AI对天然钻石产业有什么影响与转化?在ESG层面,天然钻石产业有什么表现?

  林强:作为珠宝首饰消费,据我们了解,顾客还是更喜欢亲身体验试戴。那么如何运用好AI这些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为传统行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这是一个很新也很重要的题目。比如基于AI的钻石分级技术就是重塑行业的表现之一,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

  在ESG层面,天然钻石包含着三种独特价值——“天然”意味着每颗天然钻石的形成过程需要数十亿年,随着史前火山的喷发来到地球表面,是人们可触碰到的最为古老的珍宝;“珍稀”是指地球内部的极端条件以及困难复杂的钻石开采和加工过程造就了天然钻石的独特品质,使其供应相对有限;而“守护”则象征着天然钻石不仅是地球深处亿万年的奇迹,同时还肩负着行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原产地人民与当地经济作出了卓越贡献。天然钻石开采至今仍然采用非常原始的手段,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贡献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